高赫谦在学校里有个被大家熟知的身份,就是“摄影达人”。他是美好时光记录社的副社长,近2年的时间,他和社团成员一起完成了30余次拍摄。透过他的镜头,我们看到了摄人心魄的世界,但也许你不知道的是,中学部中庭悬挂的那些令人赞叹的书法作品,同样出自他的笔下。若说摄影是光影之诗,书法便是精神之舞,今天,就让我们听一听高赫谦与书法结缘的故事

       在书法的这条路上,他经历过无数次「自我肯定」与「自我怀疑」相互搏斗的挣扎过程之后,凭借对书法的热爱,他找到了自己的方向。 

       以下是高赫谦的故事。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从初见到结缘

      我第一次见到书法,是在太姥爷家里。那时我只有四岁,看到墙上挂着一幅幅笔画连在一起的文字,根本就不认得写的是什么,但我却对那些或平静或激扬的文字充满了好奇:字要写到什么程度才可以挂起来欣赏呢?

     接触书法初期,我练字只是为了迎合父母所说的“字如其人,字就是一个人的名片”,篆书、柳楷、欧楷……都断断续续练了一阵子,可我并没找到自己与书法的链接,字是字,我是我,它在那里,我在这里,我觉得写字是一件很枯燥的事情,只有黑与白,当时的我更喜欢色彩,更喜欢丰富的场景,就这样,书法硬生生地被我改成了国画。

       但我与书法的缘分却一直未断。

       儿时的书法老师每年都会送我一幅字,“三更灯火五更鸡,正是男儿读书时。黑发不知勤学早,白首方悔读书迟。”老师用颜真卿的这首励志诗《劝学》,勉励我珍惜时间,刻苦读书。“自强不息,厚德载物”,“上善若水,海纳百川”,我把这一幅幅优雅大气的书法作品挂在书房里,激励自己奋发向上,积累德行,培养至高的品性,拥有宽广的胸怀。

      这还让我想起了我的太极教练,他出身于武术世家,不仅拳打得好,还写得一手好字,每每带我打完拳,都会和我分享他的书法作品,聊聊他钦佩的书法家,有时还会仔细分析字形和笔画。和他学拳的七八年时间里,我的拳技不断长进,书法的熏陶也一直相随相伴

       后来,一个暑假中的凉风,让我与书法产生了奇妙的链接。六年级时那个闷热的夏天,我到同学家玩,他喜欢书法,正向他的书法老师学习颜楷,我也忍不住上阵小试牛刀,阳光洒在书桌上,风扇徐徐吹着微风,那一刻,我突然找到了我与书法之间那微妙的链接,发现“居然挺有感觉”,在这漫长的牵绊中,我重新燃起了希望,学书法的契机来了

从钦佩到热爱

       夏末秋初的一个下午,太阳依然暖暖的,但并不炙热,很舒服,我来到了风景如画的春萌园,见到了萧老师。

       他个头不高,身材瘦瘦的,戴着一副黑边圆框眼镜,眼神中流露着坚定与亲切,一身中山装显得儒雅而气质不凡。就是这位萧老师,引领我步入了神奇而美妙的书法殿堂。

      书法工作室的四面墙上挂满了书法作品,或典雅隽永,或刚健古朴。房屋中间有一张长长的案台,同学们围在案台两边站着在写书法,起初,这种写法我很不习惯。但老师强调只有站得身姿挺拔,全身的气息顺畅,才能运笔自如。保持正确的站姿,有助于培养定力和耐力,同时展现“精气神”。

       当我一次次挺直腰背,双肩放松,两脚稳稳地扎在地上,左手按住宣纸,右手提笔落笔,一笔一划跃然纸上时,慢慢找到了运笔的轻松自如,更坚定了我与书法的链接。

       每次的书法课堂,无论是新生还是老生,大家都是从基本笔画开始热身,老师不厌其烦地反复示范。有一次,我的“垂露竖”总是临摹得没感觉,老师就走过来,站在我的身旁,握着我的手和笔,带我在纸上一起写,耐心地指导我如何起笔、运笔和收笔,让我细细体味毛笔在宣纸上行走的力量和速度。通过反复习练笔画,我理解了什么是力透纸背

       每一个同学的点滴进步,老师都由衷地感到欣慰;他对我们总是充满期望,随时的鼓励让我们信心满满。我有时对碑帖的字形抓得不准,总是犹豫不决,萧老师就鼓励我大胆下笔:“看,这笔写得多潇洒!”,“对,别犹豫,大胆写!”,“这个字写得多美啊!”……

       渐渐地,我懂了,成功就藏在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中。经过一次次的磨砺,我不仅获得了书艺的提升,更体会到学书法的乐趣,越来越觉得自己找到了一生所爱

       我对萧老师的钦佩更是油然而生,他擅长魏碑、汉隶、颜楷和行草,笔法精到,品味高雅,书风伟岸又不失隽秀,师承传统又别开生面,在日日勤勉练习、书艺扎实精进的同时,还专心修习书法理论,致力于书法艺术的传承,担负起书艺救世的重任。

         在学习书法时,老师常告诫我们要“写好中国字、做好中国人”,“正心明道行稳致远,以养浩然之正气”。学习之余,我也参加了许多活动,为社区居民写春联、送祝福等,这更让我懂得了书法文化的薪火相传。

       随着年龄的增长,我似乎理解了老师说的“一生只做一件事——传承书法。能干得出色一点,我就很满足了!”是啊,九层之台,起于累土;千里之行,始于足下,以书法为载体,展示中国文化的正大气象和旷达胸怀,我似乎也从中领悟到了学习书法应该追求的目标

       由此,我学习书法的兴趣被激发出来了,一路过关斩将,有失落,更有欢喜!

自信与收获

      依稀还记得,三年前第一次参加书法比赛,我写的是我很喜欢的七言楹联“朗日和风畅怀抱,幽兰修竹叙情文”。练习时,我写了一遍又一遍,就是想用自己的笔墨把那种乐观畅怀、闲适自然的心境表达出来。果然,结果没有让我失望,第一次参加比赛就获了奖,这为我的书法学习之路增添了必备的信心。

       此后,我在市级和全国的多项书法比赛中都获得了好成绩。那份内心的热爱,加上持续不断的正向反馈,让我在书法学习这条并不平坦的路上精进和坚持,也收获了更多的肯定和期许。

       我从魏楷《张猛龙碑》入手,领略格调高古的楷书技艺;习练经典法帖《圣教序》,体会或紧凑或舒展的灵动气韵;临习王羲之的《兰亭序》,领悟一代书圣气盛神凝的行书笔法……

       临帖不仅仅是一种学习,更是一种和古人对话的方式,理解古人写书法的状态,读懂他们对书法的审美,在与古人近距离的交流中,让自己的思想得到升华,这正是书法进步的源头活水。我反复临摹名家碑帖,用心揣摩字形结构,在挥洒的笔墨之间,看到了自己可喜的进步。

       记得那次参加青少年书法展的征集活动,我写的是李白的两首唐诗,共56个字的四尺整幅作品。我小心翼翼地进行书写,每写一次都需要一两个小时,虽然已经反复练习了几十遍,但时常会因为没有控制好笔,或者写错一个字而前功尽弃,又一次次从头来过。交稿的日期日益近了,我的内心十分急切,但老师的笃定和从容感染了我,当我慢慢静下心来,认真观察,一笔一划写了几个字以后,杂音没有了,背景消失了,就听见自己的心跳声,就看见笔下的字和帖之间的同与不同。有种东西油然而生,那就是沉静,一种启迪仿佛注入了血脉。果然,这幅作品最终获得了一等奖。    

        我渐渐体会到,写好一篇作品是磨练心性的修炼过程,除了需要刻苦练习,逐字分析点画结构,还需要调整好心态:当真正专注于当下的这支笔这个字时,周围万籁俱寂,自己就真会写出那个字应有的样子。

       遇到挫折不气馁,坚持习练不放弃,调整心态不急躁,这就是研习书法应有的态度!在学书的同时,我还收获了坚毅的品格、坚持的精神和良好的心态。

       每年春节前,我都书写多幅对联和福字作品,为身边的亲朋好友送去笔尖上的年味、墨香里的祝福,每当亲友们贴上红艳艳的春联,对我表示感谢、送上赞誉时,我就觉得特别有成就感,也更有信心在这笔墨间遨游驰骋。这时候,我更体会到了“认真干好一件事”的开心和欢喜。

       所有的付出和努力,都会在自己的成长中刻下印记、留下感悟。我忽然发现,原来,我们每天都要写的汉字,还有那么久远的历史,还有那么深厚的渊源;原来,书法的世界,并不只是黑白两色,它是笔尖下流出的节奏明快的舞步,更是纸墨间绽放的璀璨亮丽的花朵,让我看到了一个充满魅力的新天地。

当下和未来

       我来到iSchool已经一年多了,虽然与萧老师相距甚远,书法练习不及原来的强度,但我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和坚守从未改变。每逢寒暑假,我依然会回去参加高强度的书法训练营,在亲近自然的惬意清新中,沉下心来,心无旁骛,专注于书法修炼,让自己一次次突破瓶颈,向经典更进一步。

       非常幸运的是,老师会帮我们创造发挥特长的机会,在九年级语文学习“英雄”这一章节时,老师邀请我书写李清照《夏日绝句》的书法作品,带大家体会楚霸王项羽“生当作人杰,死亦为鬼雄”的豪迈气概。阅读获茅盾文学奖的长篇小说《额尔古纳河右岸》时,我用魏楷为读书板报题写书名,让我体味到了创作的乐趣和不易。

      同时,我选修了书法艺术课程,在李老师的指导下,一直没有间断练习,还学习了更多书法理论知识。李老师给予了我更多的帮助和鼓励,还为我设计制作了书法作品集,筹备了个人书法作品展,老师们的嘉许,让我更加坚定了在书法这条道路上奋力前行的信心。

        书法艺术博大精深、学无止境,我的书法之路也才刚刚起步,面对中国书法历史滔滔长河,自己只有心存敬畏、浸润其中、潜心习练,才能在笔里情操、字里风骨中,真正领悟其中的精髓和魅力,实现书法造诣新的飞跃。

        未来,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,可以为中华书法文化的传播尽一点微薄之力。若干年之后,希望后人也会在博物馆中的作品前驻足良久,看着我们或雅正或洒脱,或拙朴或灵动的字迹,来体会那段曾经的历史,品味我们的人生故事。

       回顾我的学书经历,一路走来,甘苦自知,但最终找到了自己的热爱、遇到了一位真正能引领自己的导师,在正大气象的审美情趣指引下,在守正创新的书法精神熏陶下,在经典碑帖的训练中,在每一次与古人的对话里,体验着,享受着……也感受着自己的蜕变和成长

       最后,希望大家也能有机会爱上书法,相信喜欢上书法的你,也会在一次次执笔运笔中,享受最惬意的光阴,书写最美妙的汉字;在一次次刻意练习中,收获一笔一划的精进,领略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。

 高赫谦的书法获奖经历

2022年《青少年书法报》全国少儿书画大赛 金奖

2022年“文轩杯”全国青少年书画大赛 一等奖

2021年“永远跟党走”中国青少年书法美术征集展示活动 金菊作品奖

2021年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全国青少年书画大赛 二等奖

2020年毛泽东诗词墨宝展暨北京市青少年纪念毛泽东诞辰127周年书法艺术展 金奖

2020年被聘为《青少年书法报》少儿艺术委员会委员

2020年《青少年书法报》全国少儿书法艺术大展 一等奖

2020年“大美中国”全国青少年书画大展 银奖

2020年“希望杯”全国青少年书画摄影作品大赛书法作品 银奖

2020年兰亭奖世界青少年书画大赛 铜奖

2019年全国校园绘画书法作品大赛书法类 三等奖

End

■ 文案编辑|高赫谦同学

■ 审核|湖蓝

■ 图文排版|月亮老师